三国尽归司马懿上一句是什么 历史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17-12-13 11:07:44

电视剧《军师联盟》播出以后,让众多像小编这样的吃瓜群众更好的了解了历史名人司马懿,据悉历史上关于司马懿有这样一句评语,三国尽归司马懿!这是什么原因呢?三国尽归司马懿上一句是什么?

原话是“群雄争霸谁人胜,三国尽归司马懿!”魏国灭了蜀国后政权却被司马氏篡夺,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建立西晋再灭了吴国一统天下。刘备、曹操、孙权斗了那么多年,都想一统天下,结果却被司马氏篡夺了胜利果实,所以说三国尽归司马懿。

李宗吾在写《厚黑学》时写到自己在读史看到司马忍受巾帼之辱时,不禁拍案大叫:“天下尽归司马氏矣!”,说司马氏得天下,得益于心黑脸厚,其实,这不过是文人的一种戏谑之语。司马懿是一个纯纯粹粹的目的论者,为了达到目的是可以忍受一切的。

司马懿凭军战,凭智算,他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他不仅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与上下手之间,便夺里曹氏经营数十年的天下,这本足以说明司马懿并不是一个草包,也算得上三国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尤其是他的隐忍阴诈之术,则远高过诸葛亮,为达到目的,是不惜一切的,是能忍受一切的,巾帼之辱与夺取天下,哪个更重要呢?司马懿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至理。

后来曹爽专政之初,并州刺史孙礼便劝他举事,可是他讲了“忍不可忍”四个字,一见到曹爽的人,便装成病得快死了的样子,而暗中搞阴谋。可见起城府之深。所以,司马终于移花结穆,顺利地实行了司马曹魏的“桃李代”。但,一个“忍”字并非是万古成事之基。汉献帝亦不得不忍,便忍到底还是丢了帝位,失了天下。忍与不忍自有黄泉碧落之差别。

英雄之忍,为小忍大不忍,而匹夫之忍则是大忍小不忍。楚霸王项羽英雄了得,可是他却忍得把天下送人,而不忍让人们说他不义;宋襄公可以不计胜负,却不忍天下说他不仁。所以他们的任都只能称为匹夫之忍。

而司马懿则可忍巾帼之辱,但是,凡危及他政治生存权利的人和事,他都毫不容忍地铲除。诸葛亮也是一个目的论者,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忍受一切,也是不惜一切,但是他确实有不如人之处,那就是他永远无法抛弃他的精神信条,他无法去做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他也许不是一个成功者,但他注定不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成功是由于天不假以时日,54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而去,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假如他再有10年、20年的生命历程,谁知道三国的历史会怎样写呢?后人非议他不善权变,不善变通,不识时务,也许是这样,单大多是他不屑,不肯,不愿去走不同人们为他所主观设计出来的不同轨道。他一生是在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出了一片不朽。

曹操和司马懿两个人都在政治疆场上驰骋,但两个人驰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不断进取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一个是用不断退隐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但是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大赢家的,恰恰就是司马懿。因为他善于等待,善于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去摘胜利果实,对诸葛亮是这样,对魏朝政权更是这样,想得的反而都得到了。

即使不从别的来看,就从寿命来看,司马懿也是个赢家。我做过统计,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3岁,孙权72岁,诸葛亮很短54岁,而司马懿是73岁,寿命比孙权还长。孙权也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很温和的人。人的性格跟人的寿命,真可能有某种隐约的联系。

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的确不同凡响。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

收藏 分享 举报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时间长河

你离开了南京 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