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虎啸龙吟》目前正在热播,吸引了大批观众,其中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峙尤其精彩,让看剧的观众大呼过瘾。诸葛亮凭空城计吓退敌军,有人说司马懿害怕诸葛亮,这是真的吗?司马懿为什么怕诸葛亮?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开端第六次北伐。四月,蜀军至郿县,在五丈原扎营,司马懿带领魏军背水筑营。魏、蜀两军对峙一百多日,诸葛亮屡次派人应战,还送女人衣服以示凌辱,司马懿一直据守不出,还给皇帝上书,千里请战。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作战心理,可以用三个词来描写: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前司马懿的心理对诸葛亮就特别畏惧。司马懿是个站的比较高的战略家,有好多别人没考虑的事,他很可能考虑了。战前,有三件大事使司马懿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的畏惧。
其一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隆中对”的重大一步----占领了益州和汉中,那时诸葛亮大名环宇,在三国中神传,人人敬畏啊。司马懿当然知道这些,他能不怕吗?而且在司马懿心中甚至想到,如果诸葛亮硬要恢复汉室,魏国无人能与诸葛亮敌对,国家将危矣啊。
其二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扶刘禅登位后,司马懿趁蜀国立足未稳之际,给曹丕出主意---趁早灭蜀国,否则魏国将面临巨大的麻烦。并且出了个具体方案:五路大军灭蜀。司马懿盘算着:诸葛亮你不是很能吗?,前一段时间我用前后夹攻之计灭了关羽,诸葛亮你比关羽能,我五路大军灭你,你如何首尾相顾啊,我看你有多能?然而结果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这很明显吓坏了司马懿。
其三是平南夷得胜而归。那时候各国都互有细做(间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诸葛亮能打败并且收降孟获。因为,诸葛亮不得地利啊。诸葛亮在地形对己不利的情况下,能七擒孟获,而且最后收降孟获,这叫司马懿听了,那可是惊天劈霹雳啊,司马懿一定吓的胆战心惊。
开战后,司马懿直扑街亭,当他听到哨马报说:街亭已被占领,司马懿仰天长叹:我不如诸葛也。但当他知道了街亭的具体情况后,并没有说诸葛亮计策不行,而只说诸葛亮用人不当。从战中的好多事例,我们能看出,司马懿一直畏惧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特别害怕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从来不敢大胆行动。
处于一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能不战则不战、能拖延则拖延,甚至因此而受到他下级将领的嘲笑,也不肯出兵。其实,那是因为司马懿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战胜诸葛亮的办法,只能采取一种拖延性质的无奈之举。如果司马懿有办法,早就出战了。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就很典型地说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畏惧之心态。
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身旁无兵将可遣。于是乎,诸葛亮便带着两个屁大的孩子,端坐于城楼之上,以一曲琴音,吓跑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自古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灭。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作为政治老手的司马懿不可能不明白。所以小编个人认为,他不杀死诸葛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自保。他若当时真杀掉了诸葛亮,那接下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可能是终身软禁,也可能是暴病死亡。在这点上,东吴的两任大都督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譬如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大败关羽回东吴后的结局是:无端暴病身亡。陆逊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解了东吴灭顶之灾,而他回东吴后的结局也很直接了当,被孙权剥夺了兵权,终身软禁。
其后在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手下混饭吃的两员大将,也就是灭掉了蜀国的钟会、邓艾二人,在建下大功后的结局也是一样,被司马昭借故所杀。所以,在当时不杀诸葛亮,是司马懿为求自保的一个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