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正在热播,剧中的诸葛亮死后,刘禅因无力对抗最后选择了投降,从此蜀国灭亡。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来形容刘禅的,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刘禅轶事典故--乐不思蜀
刘禅的小名叫刘阿斗,他懦弱无能,懒惰成性,一天到晚就想着吃喝玩乐。后来诸葛亮在带兵攻打魏国的过程中,劳累过度,最后死在了行军途中。诸葛亮这棵大树倒下,昏庸的刘禅离灭亡也就不久了。
日渐衰落的蜀国再也没有力量在与北方强大的魏国相抗衡,终于在公元263年,魏国的大军攻入蜀国的都城成都,刘禅和一帮大臣都投降了魏国,至此蜀国也就灭亡了。
刘禅投降,由原来的一国之君转眼变成了人家的俘虏,实在是令人感叹。有一次,魏国的大臣司马昭宴请刘禅和投降的蜀国大臣。司马昭在众人饮酒高兴的时候,命令一帮宫女在席间唱歌跳舞。他故意让人跳起蜀国人的舞蹈,当时正当高兴的蜀国大臣无不停下筷子酒杯,听着故国的歌声、看到故国的舞蹈,不禁思念起已经灭亡的蜀国,个个都潸然泪下。
按理说作为蜀国的国君,刘禅应该更加悲伤才对,谁知他竟然无动于衷,依然悠然地欣赏舞蹈,品尝美酒,一脸痴迷愉快的样子。
司马昭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他的手下贾充说:“想不到这个刘禅又糊涂又无情,居然到了这样不可救药的地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恐怕也不能长久地辅佐他。
又过了一段时期,司马昭和刘禅见面,他问刘禅:“你现在还会想念你的故乡吗?”刘禅回答到:“此间乐,不思蜀。“就是说,这个地方快乐无比,我可不思念我的故土蜀国。
刘禅的手下有一个叫做郤正的人,他听到这件事以后,赶紧去教刘禅,说:“如果以后他再这样问你,你应该背上哭泣,回答他说‘我的父母祖先的坟墓远在蜀地,而我却在千里之外。所以我的内心每一天都为此悲伤,特别思念故土’。”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他这个问题,他就流着泪水,用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
司马昭看到刘禅前后的态度大不相同,感到非常好奇,就说:“怎么这么像郤正讲话的语气?”刘禅听了这话,更是惊讶无比,望着司马昭说:“哎呀!你怎么知道啊,就是郤正教我的。”一旁的人听到这话以后,大笑不止,都认为刘禅虽然懦弱无能,但是老实,估计不会有什么谋反复国的念头,刘禅也因此得以安乐地度过余生,被封为“安乐公”。
刘禅胸无大志,安于眼前的享乐,即时在异国他乡也不会思念自己的故土蜀国,所以后世就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说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个人,不要做那种平庸无能、不知上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