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妖猫传》一直备受网友们的关注,在影片中,白居易为了描写杨贵妃可谓是绞尽脑汁才得出一首长恨歌,很多网友都非常好奇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诗有什么用意,在历史上他为什么要写长恨歌,接下来快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诗有什么用意?
在《妖猫传》的结尾,白居易是这么说的:“《长恨歌》不是我写的,是白龙写的。”其实这个片段挺妙的,三言两语就点透了《妖猫传》为杨玉环谱写的爱恨情仇。历史上的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她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
在李白笔下,李隆基对杨玉环百看不厌:“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在杜牧笔下,李隆基对杨玉环百依百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李商隐笔下,李隆基因马嵬驿缢死杨玉环一事,自责而死:“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纵观盛唐传下来的所有诗句,唯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最为客观详实。洋洋洒洒八百余字,写尽杨玉环的一生。
据悉,《长恨歌》全诗可分为两个篇章,上篇主要描写了李、杨爱情与李隆基失去杨玉环后的落寞与悲寂,是为写实;下篇则明显文风突变,由写实转为写虚。“……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读至此处,仿佛能感受到云烟缭绕的神秘感。
在下篇,看似是用场景虚构的手法,来衬托前文李隆基失去杨玉环的寂寥与不舍,但其间有夹杂诸多细节,令人生疑。
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句,是在描写杨玉环听闻李隆基遣使来寻找自己时的容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则是讲述杨玉环将李隆基赠予的金钗钿盒拆分,当作信物交与信使;又如“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描述信使临别之际,杨玉环千叮咛万嘱咐自己对君王的思念与眷恋。
诸多的细节描写,如同这些场景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一般。这一点又产生新的疑云。白居易写下《长恨歌》之时,已距离杨玉环离世整整50年(杨玉环卒于公元756年),这些宫闱秘事,他是如何能写得如此有板有眼呢?
所有的问题又绕回到了同去仙游寺游览的王质夫身上,因他与王皇太后的关系,不经意间了解到了这些外界不得而知的皇家秘事!他将此事讲予白居易和陈鸿之后,提议两人以文学的形式演绎下来,以此来警醒执政者不要再重蹈覆辙。碍于自己的身份,他便没有留下一字一句。再加上他常以墨客自居,不喜追逐名利,所以只有其好友白居易的诸多诗作来证明其人的存在。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李白因为就跟杨贵妃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而且两人肯定多多少少有些会有些交集,所以李白写诗来赞美杨贵妃情有可原。可是白居易呢?白居易出生的时候杨贵妃就已经去世有十好几年了,所以人们怎么也弄不明白,他对于一个前朝的贵妃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情结呢。
一首洋洋洒洒的《长恨歌》,将杨贵妃一生的经历全部呈现了出来,他赞扬杨贵妃的美貌,认为六宫粉黛在她面前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同情杨贵妃的遭遇,有感而发,作出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的诗句。
所以有很多人说,白居易对杨贵妃的感情绝非简简单单的崇拜那样,他对杨贵妃的倾慕之情已经超越了生死,可以这样说,白居易爱上了自己幻想中的杨贵妃,他虽然没有见过杨贵妃,甚至连她生活的那样一个时代都无法感同身受,但是他还是爱上了她,爱上了一个活在自己诗词中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