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了解韩国2019年电影市场的人可能会对电影《极限职业》印象深刻。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知名的巨星演员加盟,甚至制作成本也不是很高,但是却取得了韩国观影人次历史性的突破,票房更是屡屡打破记录。对于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最大的感受是——其实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还是挺大的,如果这部电影放在中国来说的话,应该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同时在电影观感认知度的共鸣感上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极限职业》的成功,和韩国众多电影类型都不太一样。比如韩国之前的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寄生虫》,《熔炉》等等这样的影片的会得到人们的很多情感共鸣引发深思。而像《釜山行》这样兼具了人性与商业因素的大片更是覆盖了大面积的观影人群,突破地域国度限制,得到很多人的赞誉。但《极限职业》的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
一本两拍,效果不一
其实极限职业是一个剧本分两次拍摄,中国和韩国都有版权。中版的是由袁姗姗等人主演的《龙虾刑警》,当上映的时候激起的水花不大,无论是口碑或者票房都属于一般的水平。但韩版可能基于剧本原作是本土创作的原因,反而在延迟了一段时候拍摄后,呈现的效果截然不同。在电影中,韩版警察们的设计在美食改为了在炸鸡店进行。熟悉韩国影视的人们都知道,炸鸡自从《来自星星的你》之后,风靡亚洲,炸鸡也成为了韩餐中的经典代表之一。以炸鸡店开启警察们卧底伪装场所,显然符合韩国现实状况,更容易让观众相信及有所共鸣。
胜在巧妙,意外重重
其实电影之所以获得超高票房及观影人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情节的多处设计巧妙。比如这群人的组长头头,他为什么被赋予查案重任,是一直以来对查案的执着。尽管在这条可能一意孤行的路上他得不到太多的支持,也屡屡在晋升之路上收到打击。性格不圆滑、一根筋……同期早已升职,他依然不尴不尬的查案。这些窘迫的局面像极了大部分的中年男性,大概在韩国一大批民众也是这样相似的人群。
不乏人性,最终反转
其实在《极限职业》里,涉及到人性部分的内容不算多,大部分时候只是简单代过。比如常年得不到升职重用的男主,妻子不支持他过分投入到查案;一个执着却稍显无力的中年男子的困境,就这样放在观众面前。当他们面对炸鸡店大火的场面时,每天捧着一堆钱,那种被金钱支配的兴奋显而易见,甚至相信普通观众和主人公们一样的想法:干脆警察不做了,炸鸡也能过上大好的日子。
《极限职业》之所以大获成功,观影人次一再攀升,说明了很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小成本电影无需巨星加盟,用心琢磨剧本、把题材本土化创作,同时掌握住观众渴求一再反转、刺激连连的心理,就会获得真正的共鸣,进而口耳相传走入影院。而作为一部成功的爆米花电影,发挥最大的功效是让观众大笑之余起到减压的效果,电影能做到这样,已然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