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哪有什么战争美学,明明是用匠心触动人心

2020-02-06 16:42:42

作为重要记录历史的载体,战争片一向都将镜头对准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一战”的电影则少之又少。《1917》则选择了“一战”背景下的“小人物”,却用“一镜到底”的大视角讲述故事,又契合“反战”的世界性主题,《1917》便一跃成为颁奖季最强黑马,将最佳剧情、最佳导演两项金球大奖斩获囊中,气势汹汹冲击奥斯卡BP。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1917》在“后”《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时期,用过硬的拍摄手法、独特的故事视角,用匠心,还原了真实,触动了人心。

100分钟的“长镜头”如何诞生?

100多分钟的“一镜到底”是这部看似题材冷门的战争主题电影在2019强手如云的颁奖季脱颖而出的噱头。长镜头作为现代电影中极其常见的拍摄手法,被许多导演偏爱。从希区柯克、伯格曼到《爱乐之城》《敦刻尔克》,长镜头总以其写实性、连贯性将战争的残酷、激烈的戏剧冲突向观众直观展现。

像《1917》这样看似一整部电影都在“一镜到底”的影片早有《鸟人》等珠玉在先,用跳脱出蒙太奇的真实感,让观众获得了独特的、崭新的观影体验,这也是为什么《1917》要在宣传词中强调本片可以“亲临战争”。那么,这段漫长的拍摄又是如何进行、如何为本片添彩的呢?

其实,这100余分钟的“长镜头”并不是真正的“一镜到底”。如果一部电影运用的长镜头超过了10分钟,观众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沉浸感。这个时候,任何剪辑与镜头跳动都有可能让人“出戏”,于是本片其实通过几处巧妙地剪辑点,通过特殊的专场过渡,既保持了电影的连贯性,又让观众无法发现剪辑“破绽”。

如何用拍摄技术创造“美学”?

影片中的光线变化、妆造等也密切配合了这种独特的剪辑隐藏。主角进入室内、地下室时,由于光线变暗出现的“黑屏”,巧妙地隐藏了电影剪辑的痕迹。布雷克中刀一场戏中,兰斯将其拖动着,每一次转身,布雷克的脸色都变得更加苍白,暗示着这位可怜的士兵即将面临死亡。

这里每一个运动剪辑,都必须需要妆造师的无缝配合。还有随后的车戏、瀑布坠落戏,主角的一举一动都在导演的镜头下显得天衣无缝,这些经过“剪辑处理”的小“心机”只能通过纪录片发现,着实令人佩服。

曾经由于电影技术的限制,摄像机一次只能装载10分钟的胶卷。于是在拍摄“一镜到底”时,希区柯克每拍摄10分钟都会让镜头“想办法”伴随着被摄人物移动到遮挡物后制造“黑屏”,在通过后续拼接将下一段镜头补上,完成一整部电影。看似是“伪”一镜到底,实际上是勇敢的革新和挑战,处处透露着剧组的匠心独具。

无论是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4k、120帧的革新,还是本片“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都利用了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创新,为战争题材电影的表达添彩。

遥不可及的致命任务完成了,松了一口气的主角兰斯,却也像失去了灵魂一样。正如在电影的最后麦卡锡上校所云,“战争不会停止,除非最后一个人倒下。”他会重新拿起武器,重新投入战争,变成历史的千万分之一。或许,在兰斯未尽的梦里,他会依然用勋章交换美酒一醉不醒,没有不知道是否会降临的明天。

幕落,剧终,这场以历史为名的奥德赛之梦悄然惊醒,生活在和平年间的幸运儿们紧绷的神经开始慢慢放松,却早已潸然泪下,如大梦初醒。

收藏 分享 举报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