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寄生虫》能得到西方观众共鸣,而国内电影却不行

2020-02-23 10:35:53

对于韩国电影《寄生虫》为什么能够获获得东西方国家的认同,而中国的两部电影《战狼2》和《流浪地球》没有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故事题材

电影《寄生虫》是讲述的底层家庭在社会中生存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家人为了生活要有通过欺骗的手段到富人的家里生活,里面所隐晦的隐喻对阶级的讨论,这是东西方共同的话题,再对比《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两个都是比较有强烈国家意识在里面,这和国情有关,展现的更多是爱国主义和当代中国独有文化意识形态,这个在西方来说只能有很多的文化隔离感,这对西方来说有些是不能够感受这种文化形态。

第二:人物设定

关于人物设定这一块,我们对比一下就能感受到,电影《寄生虫》里面的人物,是我们普罗大众最能常见的人物,这一点能够让我们有很接地气的代入感,这就像我们邻居又或像是我们的某个亲戚,这种人物设定比较更能打破国界,让我们从中产生共鸣,而《战狼2》和《流浪地球》人物设定就显得脱离大众了,在《战狼2》中,虽然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提升和让人振奋的撤侨行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让西方人产生共鸣的情感点,这只属于中国人自己,一个退役特种兵,在非洲营救华侨和非洲人,并没有把人物挖得足够深入,只是表层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而另一部《流浪地球》在人设上面可能会稍微好一些,情感深入了一些,但是毕竟这是部科幻片,离地球毁灭还很有时间,并不是终极命题,人物只是在特殊环境下做出了保卫家园的举动,主题很大但是人性挖掘的一样不够,这种中国电影的通病。

第三:市场环境

首先对于《寄生虫》这部电影能够拍出来这就是得益于体制和国情,一部讨论阶级生存,和人性的电影,在挖掘过程中把人性的细微处挖掘的淋漓尽致,这和韩国电影人和电影制度有关系,宽泛的体制能够让导演奉俊昊更加大胆的探索,去探索类型片没有尝试的元素;在中国的审查体制内,很多电影人在创作时都会顾虑审查带来的压力,从而只能在类型片比较普遍浅显的表面去创作,更不能做全面的探索,这就是市场环境导致的,从目前看《战狼2》和《流浪地球》算是在类型片中做的比较好的了,但普遍都是在人心和人性上挖掘不够,这就是无法获得西方国家认同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看中国的市场环境还需二十年左右过渡。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对于为什么《寄生虫》能得到东西方不同国家观众的共鸣,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收藏 分享 举报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