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残酷现实下的温暖人情

2020-02-25 12:53:39

《亲爱的》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新闻事件,为我们展示了儿童拐卖的社会问题,让观众通过陈可辛导演以小见大的手法透过电影看到残酷的现实。

电影源于现实并反映现实生活。以儿童拐卖事件为中心,设置一系列情节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社会上诈骗和失踪立案机制的不完善的弊病,引人深思。寻子的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其儿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后,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影片中善良人物的形象塑造为影片增添了人文关怀色彩,让温暖足以与现实的残酷抗衡。高夏是一个落魄的律师,深知社会的阴暗和势利,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铜臭的气息:起初高夏不愿意援助李红琴,但当面对金钱的诱惑后,也不免向生活低头。

影片结局的设置意味深长,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鲁晓娟和田文军在教室门口听着田鹏站在讲台上操着一口远地的方言介绍自己的亲人,虽然仍然遗憾田鹏的走失,但心里更多的是踏实和欣慰;韩德忠和樊芸不像田文军一样幸运,但他们也再有了一个孩子,有了新的寄托和希望。李红琴虽然被告知没有办法再要回吉芳和田鹏,但却怀上了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生活可能会面临困境,却也是上帝给善良的红琴的一份礼物。

他们的生活各有各的遗憾,但也各有各的期盼。也许他们都还在忍受着,残酷的现实给他们带来的创伤,但他们也会背负着伤痛追寻着希望的脚步,继续生活、前进。《亲爱的》结局设置的妙处在于它不代表事情的解决,而是传递一种力量,一种极具人情味的心灵支撑。

 

顾城在诗中写到:把美交还给生命,将罪恶处以极刑。现实的残酷和人情的温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亲爱的》是这个话题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现实的冷漠,但也更告诉我们温暖的力量。生活也许不美满,但幸好,还有人情所带来的希望。

收藏 分享 举报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