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区房72小时》:现代社会的教育焦虑

2020-03-25 11:18:07

电影《学区房72小时》根据一场本洁身自好的大学教授为了孩子争夺学区房的变形记,不单只是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教育焦虑,更展现着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争夺天价学区房资源的家庭其实既不是富甲一方的富豪,也不是仍为生计所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百姓,而就是像电影中大学教授傅重这样的中产阶级,他们深知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也急迫的希望给孩子提供尽可能最好的教育。

如果电影单只是聚焦这一人群,受众面不免显得单一,《学区房72小时》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在展现傅教授学区房焦虑的同时,也透过72小时的时间限定,串联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为了买下售价高昂的学区房,四处筹钱的傅教授将自己所住的房子卖给了正在为儿子筹备结婚的自家保姆牛阿姨,好不容易筹集到了房款,熟料卖房人又坐地起价,而此时新的买房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傅教授的房子,但这位买房者的身份却是有求于傅教授的学生家长,电影借此透过一座学区房所着点的已然不单单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学区房焦虑,而是在这背后的诚信问题,以及父母对孩子那份厚重的爱。

因为对孩子的爱,傅教授四处筹钱也要买下天价学区房,甚至不惜自毁清誉,也是因为对孩子的爱,牛保姆拿出了自己毕生积蓄买房,希望孩子能顺利的完成婚事,还是因为爱,傅教授的学生家长,袁航妈不惜高价买下他的房子,希望主导孩子的人生,一波三折的历程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但其实不管是傅教授,牛保姆,还是袁航妈,看似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照,但其实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都出现了偏差。

由此电影所聚焦的点,已然不是一个浅显的学区房现象,而关乎教育的本质,电影中的三位父母,其实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都是失败的,傅教授的自私不守诚信,牛保姆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袁航妈对孩子未来人生的掌控,这些举措其实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孩子即便拥有优异的成绩,却没有了健全的人格,最终何尝又不会落得一地鸡毛呢?

学区房重要吗?重要,在教育尚无法达到绝对公平之前,总有人会借此摆动教育的天枰,但比学区房更重要的是作为家中懂得给孩子一份真正适合他的爱,能让他真正身心健康的成长。

收藏 分享 举报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