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风华》以口述旁白为叙述线索的方式,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知青们响应毛主席号召从城市奔向农村,用旺盛的青春热情战天斗地,经历了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把沙漠终于变成了绿洲。”这段知青岁月有他们的激情壮志,也有热血动人的爱情故事。
影片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原始的蓝色生活,并填补了“特殊”的历史记忆的故事线。林场知青在新的环境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劳动很辛苦,但有浪漫的青春。休息期间,有的人喜欢拉马头琴,有的人擅长画画;既有开朗的人,也有内向的人,既有耿直的人,也有奔放的人,打开一面镜子,展开一种清新美丽的乡村图景,使人心情愉悦。这样的美化设计不是为了祛除时代的伤痕,而是激活大家认识那同样的吃饭、同样的睡觉、同样的劳动、共同荣辱的青春,让更年轻的观众感受这段岁月的群体经历。
《那时风华》用四个不同的青年传达了三段不同的爱情观,其中唐学燕和苏铁是知青群体中最奋斗精神的一对,也是最困难的CP。他们身上不仅有小情小爱,也有大义大爱。最令人感动的是唐学燕向苏铁求婚的那一段,他陷入危难之时,人生充满了沮丧。她双手捧着绿色胶鞋,霸气地宣布:唐学燕纯洁的天性成功地包围了被批判的压抑的气氛。自私的爱和她李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为了赢得爱情,可以不惜身体,后者是为了赢得爱情,可以不择手段的,然后所有人的命运都是出现裂痕,单纯的爱情慢慢地放在大潮流的腋下。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爱是一种情怀,也有集体意识的社会性。有历史的十年,爱的表达成了禁区,如今,随着时代审美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自由地谈爱了。在这部影片中,舒亚和郑百团的爱情不像唐学燕苏铁那样波澜壮阔,但同样含蓄、真挚、充满故事性。特别是,舒亚明知郑百团的腿不会再恢复,但仍然守护着他,用绚烂的青春感动了他。舒亚爬上梯子拉电线的时候,她的脚突然出血,导致难产。猜猜!
除了这一代人的爱情以外,电影还以两个时空的并行穿插了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和林杨数十年的家族情缘。电影主题并没有因为爱情的磨难而显得悲悯,反而让人看完心中满满都是正能量。现场有看完的观众说:“很久没看见过像他们这样的爱情了,无怨无悔。它也有梦,也有痛,但它不拘泥于人的丧失感,而是让人产生一种勇敢迈向未来的再生力。”
艺术丰度收获共情回忆
“《那时风华》没有把工人们的辛苦裱装起来,从头到尾都围绕着主人公们来进行人物塑造,落脚在人情美、人性美之上,感人至深。”影片对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化处理,成为影迷朋友们另一集赞的热点。《那时风华》的主创们,面对厚重的题材和浩繁的史实,另辟蹊径地选择以青春恋曲的线索展开,让观众得以更容易从中找到代入感,仿若真的置身那段历史,回味那般激情。同时,影片在电影手法处理上秉承着力量与唯美的并行,既有双线叙事制造时空广袤的快节奏又有倒叙白描娓娓道来的慢音轨,既有雪地战狼惊心动魄的大场景又有雪中舞蹈唯美动人的小片段,既有与自然斗争恢弘无边的长镜头又有男女之爱细腻柔情的小特写……主旋律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在至真至美的艺术丰度中无缝粘合,让塞罕坝精神对接时空的传承之谣润心无声,悄然应和。
片中人物为了理想信念而牺牲自己青春的精神,值得今天的年轻人思考。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许多前辈为我们负重前行,才有当下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记住每个时代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