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这部电影其实10年前就在法国推出了,但是近几年才在国内火起来,因为印度导演的翻拍。作为一部微电影,这个故事里饱含的线索与层次比很多两个小时的大电影还要让人一头雾水。作品讲述一个天才钢琴家在大赛失利,人生随之跌入谷底,这时他选择假扮成盲人获取创作灵感,同时也满足了其窥视他人的偷窥欲,直到某次遇上了一起凶杀案……最后的结局定格在凶手拿起枪的一刻,创作者并没有表明凶手到底有没有杀死他,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2010年的法国版《调音师》,之后这个故事被印度电影人看上,在获得改编权后改编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长篇电影,作品于2019年四月在大陆上映。
作品以持枪农夫和兔子的僵持戏开场,同时字幕打出:“生命是什么?生命离不开肝脏”。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观众可能会一头雾水,也许并不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这句话中已经包含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最后再来解读。
和2010年法国版的原作不同,将短篇微电影改编为长篇必将对剧本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更新,印度版的《调音师》深谙此道,作品几乎删除了之前调音师的所有人设,比如说天才钢琴家和钢琴大赛的失败等等,但是留下了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装瞎。在原作中的调音师讲过一个关于泰姬陵的创造故事:“国王为了让建筑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泰姬陵,下令杀掉建筑师的妻子,理由是这样就能让建筑师感同身受,明白失去妻子的痛苦”。在遮住自己的眼睛的时候,身体中的其他感官能力会加强,乐感也会提升,在这样的感同身受中,一个天才的艺术家才会冉冉升起。主人公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原作中的天才钢琴家被改编成苦于没有创作灵感的钢琴演奏师,他的目的只是攒够钱然后移民英国。
和微电影不同,长篇剧场作品需要一根明确的主线,其他的配角人物也要塑造鲜明。作品将原作中的目睹杀人现场的戏份保留,并且成为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在作品前20分钟的大量铺垫后,包括女主角在内的剧中大部分人物都已经对主人公的盲人的身份深信不疑,但只有观众知道主人公阿卡什是不瞎的,这里对全知视角的灵活运用为后面所有黑色幽默剧情奠定了基础。这时的阿卡什被邀请去前电影明星普拉莫的家中庆祝结婚纪念日,但当主人公赶到时,电影明星的妻子西米已经和他的情夫连手杀掉了普拉莫(电影明星)。双方的较量终于正式开始。
和普通的悬疑作品不同,《调音师》大量使用黑色幽默配合众多的歌舞戏来让作品的节奏显得格外轻快,作品中西米是不知道调音师是装瞎,调音师为了不被灭口也只能假装自己真的瞎,所以双方只能在杀人现场相互狂飙演技,好让对方认为一切真的都在自己掌握之中。最终在双方的大量“互演”后,调音师阿卡什终于逃出虎口,再三思索后决定报警,但赶到警察局后他傻了眼,刚才在杀人现场的西米的情夫就是警察局局长……局长看到来的人正是调音师也起了疑心,于是关于调音师到底是真瞎还是假瞎的试探与博弈便正式开始。